首页 > 最新活动 > 2022 防疫 > 512 如何视讯看诊?
相关连结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2658/6308900
目前居家照护有3管道,包含各地方政府的责任院所及数百家诊所负责,还有健保快易通视讯诊疗院所,另一则是健康益友APP。
居家照护确诊者只要下载健康益友APP,注册基本资料后,依自身情况选择「防疫专案」或「居家隔离检疫」方案,即可线上预约医师视讯诊疗。以下《联合新闻网》为您整理「健康益友APP」操作方法,详细教学使用步骤。
步骤一:下载「健康益友APP」并输入手机号码进入验证程序。
步骤二:填写个人资料后,依自身状况选择方案。
防疫专案(限领有中华民国健保卡者申请)
居家隔离检疫方案(限国内正接受居家隔离检疫者申请)
步骤三:选择提供视讯诊疗的医疗院所、科别及医师,再选定诊疗日期与时间。
步骤四:填写谘询需求并拍照上传健保卡即完成预约。
步骤五:至预约时间,点选「进入谘询室」,待医病双方进入谘询室即可开始视讯谘询。
(谘询时请向医师出示健保卡,以确认身分)
步骤六:从系统中可查看医师给予的回馈建议,即完成视讯诊疗程序。
怎么领药?
若医师有开立处方,请本人或亲友携带健保卡至本次谘询之医疗院所指定柜台批价领药。
申请视讯诊疗事前准备
指挥中心表示,5月12日起居家隔离、自主防疫、居家检疫期间快筛阳性民众「预约视讯诊疗评估结果前的配合准备事项」,包括以下4项:
1.自行快筛阳性后,於判读阳性之检测卡匣/检测片,写上姓名及检测日期。
2.将检测判读后之检测卡匣/检测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。
3.预约远距医疗或视讯诊疗门诊时将照片上传。
4.配合於医师视讯评估时出示读阳性之检测卡匣/检测片。
居家照护视讯诊疗4管道
1.健保视讯诊疗计画(健保快易通、健保署网站)
●健保署网站:可上健保署「因应COVID-19疫情之视讯诊疗」专区,查询指定视讯诊疗机构,打挂号专线或到网页预约挂号,并依院所指示,以手机或平板视讯看诊。
健保署也开办「虚拟健保卡」可搭配使用,透过申请,会有专属个人虚拟健保卡 QR code ,有效期限5分钟,进行视讯诊疗前可将QR code截图给医疗院所,使用虚拟卡后不需再过卡,缴费可选择实体支付或线上缴费。
●健保快易通:
登入「健保快易通 APP 」后点选首页,下方有「医院所查询(视讯诊疗)」,依据县市别以及想看的医疗院,并点选「视讯诊疗」进行搜寻,就会出现该医疗院所的资讯,也提供电话可直接播打预约。
2.健康益友 APP
可以线上看诊和领药,利用手机下载「健康益友APP」、注册基本资料,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「防疫专案」或「居家隔离检疫」,并开通专科门诊服务,就可线上谘询医师开立处方拿药。
3.各县市政府居家照护诊疗计画
●地方政府居家照护诊疗计画,查询「地方卫生局+视讯诊疗」
居家照护团队主要是各地政府依照居家照护计画成立,会有责任医疗院所,像是新北每行政区都有负责医院,底下有八百多家诊所加入居家照护,人数较多的县市已经有相当多医院与基层诊所投入。
指挥中心建议民众可多利用原有居家照护医疗团队,可搜寻关键字,例如「台北市 通讯诊疗(视讯诊疗)」,也可以找到提供服务的医疗院所,进行预约。
4.医疗院所开设视讯诊疗服务
有些医疗院所直接在官网设置远距医疗资讯,可直接登入各大医院「远距医疗专区」,直接挂号预约。
例如:台北荣总开设「远距视讯门诊」洽询专线:(02)2871-2151
台北荣总医务企管部彭家勋主任表示,「远距视讯门诊」以网路挂号,民众须先上网预约,在约定时间内,医院会先发送简讯到民众手机,内容为视讯看诊的连结网址,民众从手机点选网址,即可通讯诊疗。
看诊结束后可由家属或代理人,携带病人健保卡至医院批价及领药;如无法到院,可以手机下载「台北荣总行动就医服 务」APP,利用「行动缴费」功能以信用卡缴费,完成后台北荣总提供邮寄处方笺服务,民众收到处方笺,即可至社区药局领药。
替代管道:电话问诊
为避免长者数位落差,指挥中心5月10日起也开放医师针对居家照护者确诊者,得以「电话问诊」代替或辅助视讯评估及问诊,执行口服抗病毒药物评估及开立。电话可以确认本人健康状况,处理各种复杂状况,减轻民众使用困难。看诊完如何领药?
1.亲友代领
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宣布自5月13日起,开放确诊者由亲友至配赋医院防疫门诊代为看诊,评估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。
2.药师送药到府
步骤:
1.使用「健康益友App」看诊
2.至「药师调剂谘询用药到府」执行画面、查询邻近药局、联系药局确认身分等资讯
3.向药师索取验证码
4.在App中点选「确认药局」并输入验证码
5.平台发送密码供药局开启电子处方笺
6.透过药师公会全联会地图(https://bit.ly/3KJxHQL)或致电(02-2595-3856)查询邻近药局,并致电药局确认身分等资讯,交付处方笺后领药。
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121019/63086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