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﹥ 最新活動 > 2022 防疫 > 512 如何視訊看診?
相關連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2658/6308900
目前居家照護有3管道,包含各地方政府的責任院所及數百家診所負責,還有健保快易通視訊診療院所,另一則是健康益友APP。
居家照護確診者只要下載健康益友APP,註冊基本資料後,依自身情況選擇「防疫專案」或「居家隔離檢疫」方案,即可線上預約醫師視訊診療。以下《聯合新聞網》為您整理「健康益友APP」操作方法,詳細教學使用步驟。
步驟一:下載「健康益友APP」並輸入手機號碼進入驗證程序。
步驟二:填寫個人資料後,依自身狀況選擇方案。
防疫專案(限領有中華民國健保卡者申請)
居家隔離檢疫方案(限國內正接受居家隔離檢疫者申請)
步驟三:選擇提供視訊診療的醫療院所、科別及醫師,再選定診療日期與時間。
步驟四:填寫諮詢需求並拍照上傳健保卡即完成預約。
步驟五:至預約時間,點選「進入諮詢室」,待醫病雙方進入諮詢室即可開始視訊諮詢。
(諮詢時請向醫師出示健保卡,以確認身分)
步驟六:從系統中可查看醫師給予的回饋建議,即完成視訊診療程序。
怎麼領藥?
若醫師有開立處方,請本人或親友攜帶健保卡至本次諮詢之醫療院所指定櫃台批價領藥。
申請視訊診療事前準備
指揮中心表示,5月12日起居家隔離、自主防疫、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民眾「預約視訊診療評估結果前的配合準備事項」,包括以下4項:
1.自行快篩陽性後,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/檢測片,寫上姓名及檢測日期。
2.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/檢測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。
3.預約遠距醫療或視訊診療門診時將照片上傳。
4.配合於醫師視訊評估時出示讀陽性之檢測卡匣/檢測片。
居家照護視訊診療4管道
1.健保視訊診療計畫(健保快易通、健保署網站)
●健保署網站:可上健保署「因應COVID-19疫情之視訊診療」專區,查詢指定視訊診療機構,打掛號專線或到網頁預約掛號,並依院所指示,以手機或平板視訊看診。
健保署也開辦「虛擬健保卡」可搭配使用,透過申請,會有專屬個人虛擬健保卡 QR code ,有效期限5分鐘,進行視訊診療前可將QR code截圖給醫療院所,使用虛擬卡後不需再過卡,繳費可選擇實體支付或線上繳費。
●健保快易通:
登入「健保快易通 APP 」後點選首頁,下方有「醫院所查詢(視訊診療)」,依據縣市別以及想看的醫療院,並點選「視訊診療」進行搜尋,就會出現該醫療院所的資訊,也提供電話可直接播打預約。
2.健康益友 APP
可以線上看診和領藥,利用手機下載「健康益友APP」、註冊基本資料,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「防疫專案」或「居家隔離檢疫」,並開通專科門診服務,就可線上諮詢醫師開立處方拿藥。
3.各縣市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
●地方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,查詢「地方衛生局+視訊診療」
居家照護團隊主要是各地政府依照居家照護計畫成立,會有責任醫療院所,像是新北每行政區都有負責醫院,底下有八百多家診所加入居家照護,人數較多的縣市已經有相當多醫院與基層診所投入。
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可多利用原有居家照護醫療團隊,可搜尋關鍵字,例如「台北市 通訊診療(視訊診療)」,也可以找到提供服務的醫療院所,進行預約。
4.醫療院所開設視訊診療服務
有些醫療院所直接在官網設置遠距醫療資訊,可直接登入各大醫院「遠距醫療專區」,直接掛號預約。
例如:台北榮總開設「遠距視訊門診」洽詢專線:(02)2871-2151
台北榮總醫務企管部彭家勛主任表示,「遠距視訊門診」以網路掛號,民眾須先上網預約,在約定時間內,醫院會先發送簡訊到民眾手機,內容為視訊看診的連結網址,民眾從手機點選網址,即可通訊診療。
看診結束後可由家屬或代理人,攜帶病人健保卡至醫院批價及領藥;如無法到院,可以手機下載「台北榮總行動就醫服 務」APP,利用「行動繳費」功能以信用卡繳費,完成後台北榮總提供郵寄處方箋服務,民眾收到處方箋,即可至社區藥局領藥。
替代管道:電話問診
為避免長者數位落差,指揮中心5月10日起也開放醫師針對居家照護者確診者,得以「電話問診」代替或輔助視訊評估及問診,執行口服抗病毒藥物評估及開立。電話可以確認本人健康狀況,處理各種複雜狀況,減輕民眾使用困難。看診完如何領藥?
1.親友代領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13日起,開放確診者由親友至配賦醫院防疫門診代為看診,評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。
2.藥師送藥到府
步驟:
1.使用「健康益友App」看診
2.至「藥師調劑諮詢用藥到府」執行畫面、查詢鄰近藥局、聯繫藥局確認身分等資訊
3.向藥師索取驗證碼
4.在App中點選「確認藥局」並輸入驗證碼
5.平台發送密碼供藥局開啟電子處方箋
6.透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地圖(https://bit.ly/3KJxHQL)或致電(02-2595-3856)查詢鄰近藥局,並致電藥局確認身分等資訊,交付處方箋後領藥。
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121019/6308618